最靠谱的炒股杠杆平台工作人员在佛山市顺德区庄头村喷药消杀蚊虫
据央视新闻消息,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最新通报,截至7月24日,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其实,我国早在2008年就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此后在2010年、2019年等都曾发生过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但规模都非常小。为什么今年佛山疫情规模比以往都大?席卷广东全省的“灭蚊大战”究竟有多拼?没有发现病例的地区需要特别防护吗?……针对公众关心的诸多问题,上游新闻根据公开报道进行了梳理。
一问:“基孔肯雅热”为何念起来拗口?
不少网友表示,“基孔肯雅热”这个病毒名字念起来拗口,不好记,有点怪。基孔肯雅热是如何得名的?有没有特殊含义?
世卫组织官网介绍,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
展开剩余85%我国有基孔肯雅热病毒的传播媒介——伊蚊。央视新闻
“基孔肯雅热”这个名字,来源于坦桑尼亚南部基马孔德语中的一个词,意思是“变得扭曲”(又有报道称,意为“弯脊之痛”),该词描述患有严重关节痛的感染者弯腰的样子。
这种病通常在患者被受感染蚊子叮咬后4至8天发作,会导致发烧和严重关节痛,通常会使人虚弱,其他症状包括关节肿胀、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劳和皮疹等。大多数患者感染后能完全康复,该病导致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很罕见,通常发生在有其他健康问题的幼儿和老年人中。
现有证据表明,患者康复后很可能对基孔肯雅病毒免疫。
二问:老病毒为何今年这么猛?
据央视新闻,我国早在2008年就首次发现基孔肯雅热的输入性病例,此后在2010年、2019年等都曾发生过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但规模都非常小。很多网友不解:这种老病毒在我国之前都是零散个例,今年为何会突然大范围地快速传播?
减少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控制蚊子媒介和减少蚊子滋生地,以减少蚊虫滋生。央视新闻
专家介绍,这里面有多重原因。首先,从外部环境分析,今年基孔肯雅热流行强度高。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就发出警报,目前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而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据报道,今年以来,法国在印度洋的属地留尼汪岛估计有大约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在印度以及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出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此外,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近日报告输入性病例,并发现本土传播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称,因为该病毒在国际上大流行,输入到我国,同时我国有这种传播媒介——伊蚊,进入了本地循环,造成了本地疫情小的暴发。
此外,气候、病毒型等原因,也催化了今年广东佛山的疫情规模远超以往。刘起勇称,今年的气候特别适合蚊虫的孳生,密度比较高。该病毒是一个印度洋流行株,印度洋型特别容易被伊蚊传播,传播效率特别高。很多因素叠加起来,导致我国这次疫情超过了历史上几次小的暴发流行。
三问:有无疫苗和特效药?
据报道,基孔肯雅热最典型的三个症状就是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采取的都是对症治疗,比如使用退烧、缓解疼痛的药物。这种感染的最大特点是伴随着明显的关节疼痛。
7月25日,工作人员在佛山市顺德区庄头村喷药消杀蚊虫。新华社
另有报道称,世卫组织指出,对于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目前有两种基孔肯雅(热)疫苗已被推荐用于几个国家的高危人群,但尚未广泛使用。目前,世卫组织和外部专家顾问正在全球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背景下审查疫苗试验和上市后数据,以提供可能的使用建议。
世卫组织称,基孔肯雅热的临床治疗,包括用退烧药和镇痛药来治疗发热和关节痛,同时患者需要大量饮水和多休息。
因此,新生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是基孔肯雅热重症发生的高风险人群,一旦感染容易出现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在今年全球高发的形势下,如果计划前往东南亚、非洲、南美等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出行前一定要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
四问:广东“灭蚊大战”有多拼?
世卫组织在其官网指出,避免蚊虫叮咬,是防止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最佳保护措施。减少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控制蚊子媒介和减少蚊子滋生地,以减少蚊虫滋生。
为斩断传染链条,以佛山为重点地区,广东全省正在打响一场声势浩大的“灭蚊大战”。
7月22日,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倡议书,呼吁全省居民即刻行动,积极参与“清积水灭蚊虫,共筑健康家园”爱国卫生运动。倡议书号召全民参与清积水,“无积水就无蚊虫。”家家户户每日抽出三分钟,翻盆倒罐,清除花盆、饮水机、咖啡机、茶盘以及闲置的盆、罐、瓶、桶、废旧轮胎等容器的积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落实“上班/下班一分钟清积水”行动。积极参与社区、单位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每周五下午或固定时间确定为“蚊媒孳生地清理日”。
专吃蚊虫幼崽的“灭蚊鱼”被大量投放。南方都市报
来自佛山禅城城管部门的消息称,7月23日,园林工人在亚洲艺术公园小湖里投放了200条专吃蚊虫幼崽的“鱼宝宝”;7月24日,在亚艺公园再度投放 4000条 “灭蚊鱼”,在中山公园同步投放1000条 “灭蚊鱼”,旨在降低蚊虫繁殖率,通过生物防治方式有效降低蚊虫孳生密度,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
禅城城管还聚焦中山公园、文华—亚艺公园等重点城市绿地,全面开展消杀作业。在佛山大型商圈创意产业园,物业团队每日多次带队对园区进行地毯式灭蚊消杀,查角落积水。鼓励商户增加灭蚊灯、防虫纱网等物理灭蚊设施。
佛山南庄镇龙津村采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风险区域。南方+
南庄镇龙津村则联合南庄镇智慧社会治理中心,创新启用“无人机+”智慧防控模式,针对楼顶积水、卫生黑点等伊蚊孳生高风险区域开始巡查。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加强农村蚊媒传染病孳生地防控工作的意见》。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过程中,对拒不配合防控或房屋多次出现阳性积水的,可通过村规民约规定,对相关村民(成员)作出通报批评、暂停其相关福利等措施处理。
五问:村民集中同一时间点蚊香有用吗?
这两天,“顺德一村委会通知全村村民准时在家点蚊香”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全村一起点蚊香”会比正常灭蚊效果更好吗?专家表示,确实如此,值得推广。
村委会通知村民准时在家点蚊香引发广泛关注。网页截图
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称,如果大家统一行动,效果会更好。一般在一个地区要灭成蚊是用超低容量喷雾,蚊子接触到喷雾,它还没有死亡之前肯定会逃逸,逃逸时如果找到房子它就会进入。但是如果大家都在房内点蚊香,一方面,如果房内有蚊虫,它会被赶出去,另外就是避免室外的蚊虫进来。大家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外面再由专业队伍通过超低容量喷雾灭成蚊,会大大提高效果。
六问:无确诊病例地区需加强防护吗?
夏天正是蚊子繁殖的季节,而伊蚊在我国广泛存在,很多人担心自己所在的区域会不会也出现携带病毒的伊蚊,是否需要加强防护?
刘起勇称,从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讲,已经进入蚊媒的快速生长和快速扩散的时期。这个季节我们一定要加强防蚊灭蚊,保护自己的安全。当然没有必要过度担心。没有疫情的地区,一般性防护即可。有流行病例的地区要加强灭蚊和个人防护,特别是在临近病例的这些区域,要特别注意,要做好有组织的灭蚊、防蚊和群众参与的防蚊灭蚊行动。
上游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央广网、中新网、南方都市报、南都N视频、川观新闻等
编辑:朱亮
责编:周尚斗
终审:冯飞
“基孔肯雅热”为何今年这么猛发布于:重庆市股票资配公司,股指配资开户,通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股市配资网午餐 11:30-13:30
- 下一篇:没有了